主题:唐宋题额书法的文化史考察
主讲人:史睿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与谈人:韦胤宗武汉大学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与谈人:陈冬冬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
时间:2022 年6月27日(周一)15:00
腾讯会议号:260-639-256
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华大古史论坛
史睿,历史学博士,2011年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敦煌吐鲁番文献、书画鉴藏史、写本书籍史。著有《春明卜邻集》,曾发表《北周后期至唐初礼制变迁与学术文化的统一》《敦煌吉凶书仪与东晋南朝礼俗》《唐代法书鉴藏家的谱系——从武平一到司空图》《唐代两京的书画鉴藏与士人交游——以张彦远家族为核心》《唐代书法文化的东传——以空海、最澄为中心》等论文。
韦宗胤,武汉大学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特聘副研究员。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硕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亚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书籍史、明清思想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艺术史等。著作有Scholars and Their Marginalia in Late Imperial China,《浩荡游丝:何焯与清代的批校文化》等。
陈冬冬,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博士,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清代学术史。专著有《清代曲阜孔氏家族学术研究》(2017)、《李道平及周易集解纂疏研究》(2020)。
题额是高展示性的书法形式,结合其物质文化、表现形式及文献记载作社会文化史的解读,是一个新的研究路径。唐宋时期,题额在继承六朝以来旧笔法的基础上又有书体和制作工艺、表现形式上的创新,现存题额文物与文献的互相参证提供了研究额题书法演变与文化史解读的可能。本讲座在拓展题额书法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拟从书法文化、政治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角度分析探索题额书法的深厚内涵,涉及题额的书写、复制和传藏,题额书者的身分与作品流传的关系,以及题额在建筑景观中的政治意涵与文化意义,题额位置、字体、内容的数术信仰及民俗观念,历史文献中题额记载的文化意涵等等方面。希望由此推动书法文化研究与一般史学研究的联动。
史学从来不是纯粹书斋里的学问,而是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参与意识。这种批判和参与将历史、现实与未来有机连接起来。这就要求古史研究者具备通变的眼光和家国的情怀,研究古史而着眼现实和未来。为此,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合作创办“华大古史论坛”,主要活动形式包括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学术工作坊、学术会议,邀请不同学科领域的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就古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与重大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同时推出“华大古史”公众号,编辑《华大古史通讯》,以期培育学术团队、增进学术交流、提升学术品味、扩大学术影响。观旧题而出新论,鉴古史而明未来,是我们执着的追求。
转自“华大古史”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