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为什么写不长?
很多时候都是成语惹的祸!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
其实不然,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文章的个性就没了,文章的真情实感就没了,同学们还不如让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
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
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
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可以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不具体的难题。
遇到“很”“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观察学生写作,同学们会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和“非常”。
孩子写作的时候提醒孩子,遇到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
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环境里面有“真”“情”
☑如何在环境描写里融入自己的真实感受呢?
到了五六年级孩子都要学习环境描写。如有的孩子会写:“早上天气还挺好的,放学回家时,却哗哗下起雨来。雨珠在下,泪珠在滴,老天爷好像在为我哭泣。”孩子能用环境衬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扬。
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写环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点头、小鸟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难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鸟、小花吗?为什么不能写身边更真实的东西呢?
云、雾、桌子,哪怕是电线杆都可以写,这个技巧是提醒孩子不仅要让人活在环境里,还要让人活在真实的环境里。
要动词连着动词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强求他们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那就让他们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就是要动词连着动词——学会连续使用动词。
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写运动,“动词”却很少,“要动词连着动词”就是你要千方百计在前后多加几个动词。
例如:“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脱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
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记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记录诞生了!
怎么变成三百字?
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阅、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们如何向他祝贺...
老师和家长可以找一些一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一段话至少出现六个符号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
比如,。?!......“”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
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写作有了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一位作家就曾用这种方法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
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
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曾祺。
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语感会舒服很多。
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孩子学习写作一般要走过四个阶段:
一、写作并不神秘;
二、写作需要技巧;
三、写作强调个性;
四、写作就是生活。
一些孩子在大量读写中,在老师的帮助下会顺利走到第三阶段,甚至第四阶段;但是也有一批孩子无法跨越第二阶段。
教实用的作文技巧就是针对这部分孩子。对于那些已经走到第三、第四阶段的孩子,老师、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保证他们大量的阅读,丰富他们的生活,鼓励他们的个性创作。
其实,写好作文并不难,只要帮助孩子掌握正确有效的写作技巧,加上平时读文学著作的积累,二者兼备,作文就是信手拈来的小事啦!
- THE END-
写在最后
点亮“赞”和“在看”,
觉得小编今天的资料是有价值的可以分享给朋友们噢!星标“小学写作”,提升孩子的写作技能
------------ END------------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尊重版权,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编辑:会飞的小鱼
标签:小学写作
投稿须知:请以word形式发送至邮箱,yilin@k12.vip;
更多内容请关注:小学写作 ID:xxxzw100
//
免责声明
1.本公众号部分转载的文章、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其版权和文责属原作者所有,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2.本公众号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原创文章,其版权属于我们微信公众号所属主体。
3.本公众号特约稿原创文章,其版权和文责属作者所有。
4.若要转载原创文章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我们,未经同意不得转载。任何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
!!!
未避免漏掉最新资料内容
请按照下方图示将“小学写作”设为星标
▼立即加星标,每天看好文▼
1
2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动动小手 点个【在看】再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